然是知晓的。
朱由检还必须要依靠苏天成,万一辽东出现了不能够预料的局面,最终去收拾残局的,还是苏天成。当然,朱由检不相信这样的局面会出现的。黄道周来到登州,苏天成亲自迎接。黄道周和刘宗周都是大儒,名气是很大的,但穿越这么多年之后。苏天成感觉到,如今的形势之下,大儒的作用是必须的,但大儒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这些大儒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朝廷,必须要顾全到这些大儒,要利用他们的影响钱谦益等人,借着大儒的身份,组织了自己的势力集团,东林书院和复社,就是最好的证明巅峰时期,东林书院和复社,甚至能够决定朝廷的政策了。这是很不正常的事情,某个以学术为目的组成的集团,本来就要从事学术方面的研究,为大明朝的发展,提供好的意见建议,可惜后来的形势变化了,由读书人组成的学社,总是秉持学而优则仕的想法,时间长了,就想着进入朝廷了,想着直接展现自身的抱负了。这些情况,苏天成都是清楚的,所以说,穿越之后,他极力的打压东林书院和复社,迄今为止,复社基本不存在了,张溥已经成为了苏天成的铁杆,几乎是自动的解散了复社,但东林书院的影响依旧存在,而且在南方有着很是强悍的基础。刘宗周进入内阁之后,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在协助孙承宗肃整朝廷的风气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缺陷也表现出来了,刘宗周有些书生气,缺乏灵活,也许这是书生赖以自豪的东西,但作为政治家,看重的是结果。苏天成要做的是政治家,不会做大儒。黄道周很是满意,对苏天成这种谦逊的态度很满意。书生气这个时候表露出来了,黄道周脸上带着笑容,观看登州府城的情况之时,嘴里连连发出了惊叹声,他没有想到,被后金鞑子彻底毁掉的登州府城,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如此的繁华了,建设速度如此之快,黄道周确定心服口服了。进入督师府,酒宴早就准备好了。苏天成用家宴的形式,款待黄道周,令黄道周更加的高兴。酒足饭饱之后,两人来到了厢房。“黄大人代表朝廷,前来登州视察,本官是感激不尽的。”孙承宗故去之后,苏天成的看法已经改变了,穿越时间长了,在他的内心,对于长辈的认可,仅仅留下了孙承宗,苏天成永远不会忘记孙承宗的品行和关爱,随着自身地位的提高,苏天成也清楚,长辈晚辈以及师生之间,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一种利益关系了。面对黄道周和刘宗周的时候,苏天成不会以晚辈自居了。这个变化,不知道黄道周是不是认为理所当然,反正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不适应的情况。“苏大人,这次到登州来,主要还是来看看的,登州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很是感慨啊,苏大人的能力,果然是不一般的,想当初在江宁县的时候,仿佛是昨日的事情。”黄道周回忆在江宁县的往事之中,苏天成却没有想到江宁县的事情,他关注的是黄道周到登州来的目的,既然是朝廷委派来视察的,那肯定是有目的的,不会就是看看这么简单的。闲聊了一会江宁县的事情,黄道周很快转移了话题,提到了这次辽东的事情。”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黄道周到登州来,做工作的目的,他已经猜到了,而且从黄道周以及刘宗周的性格出发,恐怕这次到登州来,是黄道周主动申请的。“苏大人目前在登州忙碌,皇上想到,恐怕辽东的事情,苏大人一时间无法顾及,派出了陈新甲大人到辽东,不过圣旨也是很明确的,陈新甲大人也是协助苏大人,管辖辽东的。”黄道周如此的说,令苏天成有些好笑,这种官场上面的话语,完全没有必要说的,毕竟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一样了,这些套话没有必要说的。“黄大人,朝廷让陈大人到辽东去,我是完全赞同的,如今我的主要精力,也在登州了,无暇顾及辽东的事宜,陈大人到辽东,我正好可以忙于登州这一团的事情,求之不得啊。再说了,黄大人专门来说这件事情,我就算是有意见,内心有什么想法,也是烟消云散了。”黄道周有些愕然,满怀一腔热血,到登州学问不一般,但想法还是比较简单,根本就想不到苏天成的话里有话,还以为苏天成完全赞同朝廷的决定。见到苏天成的态度如此的爽快,而且很是重视自己的到来,黄道周很快想到了下一个话题了,也就是关于辽东的局势。“苏大人,辽东的情况,我不是很熟悉,不过有一些感受,到登州话。“辽东的局势稳固,我大明军队已经占据了优势,如此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发起进攻,试探一下后金鞑子的反应。。。”黄道周还在说的过程中,苏天成的内心已经出现巨大的波澜了,这种想法,他隐隐察觉过,可他想不到的是,刘宗周和黄道周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经常给两人写信,告知辽东的局势,说明必须要稳定辽东局势的原因,想不到时间过去不长,两人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居然想着要进攻后金鞑子了。从黄道周说出来这样的话,苏天成感觉到了,陈新甲到辽东去,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了,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