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都市 > 惊!老祖宗们看到我的历史直播了 > 第16章 《封神》新解

【不得不说史书上这种完全偏向一方的记载与流传,对后世之人探索历史足迹、还原史实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即便是现在随着商朝遗址的发现,帝辛得已正名,但是却无法推翻大家固有印象中帝辛暴君的形象,许多的资料记载还是坚持帝辛暴君之名。

事实上,帝辛继位后励精图治,重视农耕,发展生产,锐意改革,打退了东夷向中原腹地的扩张,极大地扩张了商朝的版图。

但是连年的征战消耗了国力,最终累及己身,被人趁虚而入。】

【我们的图书管理员是这么评价帝辛的:

“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但要说对帝辛的功劳最为肯定的要说郭沫若郭先生,他在在《访安阳殷墟》里说:

“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

百克东夷身致殒,千秋公案与谁论。”

而且郭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是纣王的功劳。”

郭先生对帝辛的正评不止于此,他在《观圆形殉葬坑》里说:

“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驱。

东夷渐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祸始除。

百克无后非战罪,前徒倒戈乃众俘。

……

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由莫须。

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

固当厚今而薄古,亦莫反白而为污。”

而对于取商代之的周朝,他是这样说的:

“武王克纣实侥幸,万恶朝宗集纣躯。

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鸠居。”】

【郭先生的评价跟自周以后贬纣颂周的言论几乎完完全全是相反、颠倒。

很难说是不是身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造就的这样不同的评价。

但在古代,也不是没有人对帝辛身上的罪名无异议。

孔子的门生子贡就说过: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南宋罗泌在梳理了各类文献之后说:

“故凡言桀纣之事者,吾不敢尽信也。”】

【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在了解史实之后,认为帝辛莫名背负千古罪名颇为无辜,又因为在《封神演义》中,妲己是因为纣王题的诗句亵渎了女娲娘娘,所以女娲娘娘才派她来引诱纣王,败光殷商的气数。

然后周朝的统治者继位后又以“周天子”自称,帝辛身上还有个不敬神明的罪名。

于是人们推翻了过往帝辛昏庸无能,残暴不仁的形象,根据上古时期天、地、人以及各类神明的设定,将帝辛定为华夏最后一位人皇。

对于《封神演义》也有了新的解读。】

林沁说到这里立马兴奋了起来,虽然这内容的确跟真正的历史没啥关系,但她是真的喜欢这个对于上古神话的新解读,私心地插入了话题中。

【上古时期,天地经历了混沌、初开,到帝辛继位时已经彻底稳定下来。外乱没有了,大能者们开始审视起了自己的利益,将目光移向了内部,原本携手共度灾难的联盟瞬间分崩离析。

而帝辛继位后种种遏制神权的措施给了高居天上的大能者们对人间动手的借口,于是他们派出了妲己妄图迷惑帝辛,然后又躲在背后以神位利诱诸侯王们联合起来反商。

可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帝辛是对妲己动心了,但是妲己也对帝辛动了心,最终背叛了他们。

女色没用,于是他们对帝辛统治下的帝国动手,商朝频繁的天灾人祸让帝辛疲于应付,在帝辛找他们谈判时,他们让帝辛同意修建摘星楼才肯停手,不然人间的天灾人祸不会停止。

望着自己治下子民困苦的模样,帝辛同意了这个注定会劳民伤财的要求。

帝辛以为这一次退让可以让自己治下的子民安身乐业,却不知道豺狼早就对他亮起了爪牙。

他的这一次退让,正正好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豺狼们的视线中,他们会戳着他的弱点步步紧逼,最终将他的血肉身躯瓜分干净。

在帝辛召集民众修建摘星楼的时候,被大能者们在背后撺掇的诸侯们以帝辛不恤民生、不恤民生、安图享乐为由举兵谋反。

同时,大能者们以商朝的万千百姓逼迫帝辛不得镇压,最终帝辛与妲己自焚与鹿台。

反叛者们踩着君主的血肉向贪婪的刽子手俯首称臣,将他们奉为高高在上的神明,一年四季烧香供奉,人间的帝皇则贱称天子。

自此,原本人神平等的局面彻底被打破,人间自此再无人皇,只剩天子,天神从此高高在上,视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