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铁血春秋 > 第五十三章 孟守诚义愤修书致特委 张传宝机敏追查起疑心(上)

白云铺紧靠大虎山和两龙山,与太子山隔河相望,水陆交通方便,很早以前就是三个地方的物质集散地,也是龙山北部几个最大的粮食产区之一。

白云铺历来是个重要的水流码头,也是乡政府机关的所在地。

日本人占领之前,这里云集着南来北往的客商,每天都有集市,山区的林产品和当地的粮食,以及药材和皮毛山货,是深受客商青睐的大宗商品。

可日本人来了,粮食和木材被纳入管制物品,由日本人独家经营,就连那些日常需要的日用品,也被日本的商号垄断了,彻底断了中国商人的财路。

从那个时候开始,白云铺就失去了以往的热闹和繁华。

直到肖梅率游击队把日本人赶走,这里又开始呈现慢慢恢复的景象。

白云铺**政府成立以后,政府就设在黑田的指挥部,也是原来的乡公所。

彭少刚和孟守诚就任政府**后,大刀阔斧的实施**,很快把一个死气沉沉的白云铺搞的热气腾腾,群众被发动起来了,各项工作井井有条。

日本人偷袭黄草坡被打退,老河口的鬼子也被赶走,老河口也成了**政府管辖的根据地,他们要做的工作增加了不少,还有铁血团占领的地方,关振海早已同意肖梅提出的办法,一并纳入根据地管理,却因为他们忙的不可开交,一直没顾得上实施这个计划,现在有增加了一个老河口,他们就更忙不过来了。

就在他们准备去老河口的时候,两位**又应邀列席了县委的会议。

让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这次会议传达的,竟是特委将肖梅调走的决定。

现在,肖梅已经被免除所有了职务,再过几天就要离开根据地了。

他们觉得特委这个决定很蹊跷,现在正是肖梅大展身手的时候,特委究竟因为什么原因做出这个决定,怎么就不考虑根据地极其需要她来领导?

彭少刚对特委开辟新区的说法很不以为然。

他认为:龙山这块根据地,本来就是刚刚开辟不到半年的新区,千头万绪的工作才开了个头,根本谈不上巩固,难道特委领导们就真的不明白,这时候临阵换将会给根据地带来什么后果,难道龙山这个根据地就不重要?

孟守诚以前跟陈光打过不少交道,了解一些特委的决策程序,也曾经给特委提出过不少合理建议,陈光经也常鼓励他:有话就说,不要闷在肚子里里。

他虽然不知道宋**能否接受他的意见,但他意识到了,他应该给宋兆良**提供一份材料,详细介绍龙山抗日根据地所面临的形势,以及肖梅同志为龙山根据地做出的特殊贡献,与龙山不开肖梅的理由,建议特委改变将肖梅调离的决定。

时间太紧迫了,他来不及多想,这条夜里,他立即拿出纸笔伏案疾书。

也就在这个时候,在白云铺**政府的大楼里,还有一个人也想不通。

这个人就是龙山抗日根据地**政府的**彭少刚。

他从大龙湾回到白云铺政府后面的卧室里,一头倒在的床上,两只眼睛望着天花板发起呆来了,他实在想不明白,特委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在龙山抗日根据刚刚打开局面,肖梅正要大展鸿图的时候,为什么要将肖梅调走?

如果说特委是为了开辟新区,难道龙山这里就不是新区了?

在大龙湾组织民兵,以及开辟龙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当中,彭少刚是功不可没的大功臣,耿云彪率一个排的伪军起义,就是他的一大功劳。

现在,这支起义的皇协军队伍,已经是游击队的主力,他们在建立龙山抗日根据地和抗击鬼子的偷袭,以及夺取老河口的战斗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非常敬佩肖梅,特别是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无所畏惧的胆量,是他有生以来碰到的第一个智勇双全的女性,也是这个抗日根据地名符其实的统帅。

她在创建这个根据地的过程中,显示出了高超的智慧和才干,无论是秘密发动群众还是指挥战斗,在根据地现有的领导人当中,没有谁能与她相比,特别是她为了联合铁血团抗日,不惜身犯险境营救关振海,更显示出了她的雄才大略。

他有理由相信,游击队与铁血团,一定能在龙山闹出更大的动静。

彭少刚已经看出来了,孙文斌虽然能说会道,但他的心术不正,把他以前的部属左仁贵、李正安、胡三槐,李景田等塞到县委机关掌握重要权力,给人一种搞小圈子的感觉,而且这几个人来历,除了孙文斌,没有任何其他人知道。

还有更让他奇怪的是,他利用肖梅交给他权力,把持了与特委的联系。

他曾听何太丰说过,孙文斌向特委的汇报,从来不与大家商量,而要以县委的名义做出任何决定,都必须有特委的指示,似乎县委不能有一点主动性。

他还听到何太丰埋怨过,他这个县委组织部长,只有虚名而无实际作用。

曾经担任过地下党区委**的彭少刚,也认为这种情况很不正常。

可他无法理解,肖梅却对孙文斌非常信任,对他的决定竟然都予以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