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其他 > 神明没有祖国 > 第四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

船就是快,一天一夜之后,路远和李雁翎已经到了梁城西侧。

  这条运河上大部分船都是官船,运的都是粮布盐铁这些官需物资,不会受到盘查,至于说走私,那不管。

  但还有一些船是私船。

  不光要收钱,还要进行盘查上面的人和货物。

  路远和李雁翎坐的这艘就是私船。

  对于路远两人,也就象征性随便问了两句,就两人过了。

  路远如今很白,乍一看颇为清秀,完全没有了最初那种农家子弟的样子。而李雁翎不仅长得白,一身衣服一看就贵得不得了,分明就是杀了人还能把原告打成被告的那类人。

  他们这群官差一个月才几个钱啊?象征性问两句已经连特么皇帝老儿都对得起了。

  私船还不能直接入城,到了可以调头的地方,船上的人下船,过桥步行入城。

  两人一路步行,到了西门外。

  这里并不是光秃秃的一片,而是大片的房屋,这些房屋有的看着像样,有的就是个棚子,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一看就是小家庭甚至是个人自己动手建起来的。

  时间还早,住在这边的居民已经起来了。

  路远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些既不是城里人,也不能说是农村人的居民。

  李雁翎则是微微抬头,左右张望,她第一次见到的如此宽阔的城墙,不免有一点被震撼到,“梁城不愧是卫国第三大城。”

  听到这句,路远稍微愣了一下。

  啊这,第三大?

  他完全没想过仅仅九平方公里的梁城会是当世最强盛国家的第三大城市。

  路远重新开始想。

  从建筑风格到生活用品,再联系历史的改朝换代记录,可以初步断定,这个世界目前所处的时代,差不多是路远原时空南北朝到隋唐之间的那段时期。

  所以,梁城这样一座九平方公里的城市就算当世大城。

  竟然还挺合理的。

  “走,入城。”路远招呼李雁翎。

  两人正准备通过这片区域后从西门进城,还没走出几步路,就跑过来三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人,一个高大一点,小眼睛,另外两个一男一女,三人皮肤都有些黑,一身粗布短衣,还有些破旧,但是不脏,头发不乱,脸,身上,脚上也都很干净。

  相对矮一些的少年是领头的,上前一步,说话一点不结巴,“两位贵人,第一次来梁城吧,我们可以帮你们推行李,带路,至于价钱,贵人看着赏几个就行。”

  李雁翎浮出一个很有亲和力的笑容,“带路,可以啊,不过行李就不用了,就你们这身板,三个人都抬不起来,还有,别说什么赏几个,价钱先商量好。”

  她那特制的木箱子本来就很重,里面的东西更重,箱子里的衣物和各种生活用品不算什么,主要是三十贯钱,这些铜钱有三百多斤重,一般的驴都驮不动,就更别说眼前这三个都未必练过武功的小孩子了。

  “那,三人当一天的向导,二十文?”

  向导少年说话有些忐忑。

  不是这个报价有问题,是他怕眼前的两位贵人觉得自己报价有问题。

  就眼前这两位,要是不满意,随便给他们两拳,他们也得躺好多天。

  “行。”李雁翎答应了,二十文对她来说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先带我们去能吃早饭的地方。”

  听到“行”这个字,向导少年一下满脸笑容,但笑容转眼又消失了。

  他甚至突然后悔过来向这两个很贵气的人搭话了,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根本不知道梁城内的贵人会在什么地方,吃什么样的早饭,没法带路,但现在说自己没法带路,说不得会惹怒这一男一女的贵客。

  怎么办?

  李雁翎奇怪,人怎么突然哑巴了。

  路远这时倒是感觉出了一点,“带我们去个干净的地方就行,要干净。”

  “明白,明白。”向导少年连称明白,还一边鞠躬。

  干净的地方,他还是知道的。

  一行人从西门入城。

  向导的少年带着路远和李雁翎来到了一座小庙前。

  这座庙路远还看到过,它供奉的是纺织神。

  像是这种供奉了某个领域的神的庙,在梁城内有近百座,所对应的神,几乎囊括了梁城内的各行各业,其中甚至不乏一些不太能见得人的。

  曾经,路远并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想起来,这近百座神庙里供奉的几百位神,恐怕每一个都是真正的神明。

  在纺织神的庙旁边,有一个食铺,食铺外面还支了一个摊卖早点。

  吃完了早点,李雁翎问向导少年,“你知道绝艺门的武馆吗?”

  “不知。”向导少年摇头,“不过,武馆大的一般在北边那一条街,小的在南门附近的那个市场。”

  “去北边。”李雁翎招呼道。

  一行人赶路途中,李雁翎说起了她数年前听到的关于绝艺门的传闻。

  武馆是不能想开就开的,第一要同行同意,第二要官方同意。

  官方好办,当馆主的有武人功名,再给一笔钱,完事。

  要同行同意,简单又不简单,比武就行,但不是师父比,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