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 第167章收老曹

“夏侯将军忠勇,志才钦佩!”

戏志才转向夏侯惇,语气诚恳,

“然将军可知,城外大军,非止为破城而来?刘青州扫平袁术,安定豫州南阳,非为一己之私,乃为廓清寰宇,重振汉室!

孟德公昔日于酸枣,登高一呼,首倡义兵讨董,何其壮哉!此心此志,与刘青州何异?奈何时事弄人,困守孤城。!微-趣+晓.税*惘- ,埂-歆\罪?筷_

若因一时意气,玉石俱焚,令颍川士民涂炭,令追随孟德公浴血多年的忠勇将士血染城垣,令讨董大业再折一柱……此岂孟德公所愿乎?岂诸位将军所愿乎?”

一番话,情真意切,点明刘复的大义名分,更戳中了曹操及诸将心中最深的痛处——他们本是讨董义士,如今却要与同样打着讨董旗号的刘复自相残杀!

曹操眼神微动,但依旧冷硬:

“刘复势大,欲吞并天下,岂能容我曹操?投降?不过阶下囚耳!与其屈辱偷生,不如轰轰烈烈战死!”

“阶下囚?” 戏志才摇头轻笑,目光灼灼地首视曹操,

“孟德公此言差矣!岂不闻光武皇帝旧事乎?”

“光武?” 曹操眉头一挑。

“昔王莽篡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s·a_n,y?e?w~u/.+n¨e~t′光武皇帝起于南阳,亦非最强。

然其胸怀天下,气度恢弘!云台二十八将,耿弇、岑彭、冯异、吴汉……何人未曾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然光武推心置腹,待之以诚,用之不疑!耿弇献城归降,光武即拜为大将,委以方面之任,终成平定陇蜀之功!

此非纳降,乃纳贤也!光武能容天下英雄,故能聚天下英才,终成中兴大业!”

戏志才的声音在厅堂内回荡,掷地有声。他紧紧盯着曹操的眼睛:

“今刘青州之志,岂在光武之下?其新政安民,唯才是举,程昱、王申、王禄、郭嘉等贤才,无论出身,皆得重用!

孟德公之才,远胜耿弇!刘青州常言:

‘曹孟德,世之虎臣也,若得相助,讨董大业如虎添翼!’ 此心此意,天地可鉴!

若孟德公愿弃前嫌,归顺青州牧,共讨国贼董卓余孽,则非但非阶下囚,实乃光武之耿弇,中兴之元勋!位尊爵显,名垂青史,岂不远胜困守孤城,徒作无谓之牺牲?”

他再次强调:

“刘青州有言:若孟德公愿降,可为安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总领豫州颍川、汝南军事,专责向西,监视潼关,讨伐李傕、郭汜等董卓余孽!待天下平定,必以王侯之礼待之!

此非虚言,有刘青州亲笔信为证!”

随从立刻奉上刘复的亲笔信。^2.八~墈^书¨蛧? ?首-发′

曹操接过,展开细读。信中言辞恳切,追忆汴水并肩之情,盛赞曹操讨董之功,痛陈董卓余孽祸国之害,并明确承诺保留地位和征讨李傕郭汜的专责,甚至承诺封侯的可能。

字里行间,气度恢弘,诚意十足。

厅堂内一片寂静。

夏侯惇、夏侯渊等人脸上的敌意渐渐被复杂的神色取代。

戏志才以光武旧事为喻,句句在理,刘复开出的条件,更是优厚得超乎想象!不仅保留了尊严,更给了他们一个继续“讨贼”的大义名分和施展抱负的舞台!

曹操握着信纸,久久不语。

他脑海中闪过光武帝刘秀与云台诸将的传奇,闪过自己起兵讨董时的雄心壮志,闪过汴水惨败后刘复的救命之恩,闪过困守颍川的窘迫与不甘……种种情绪交织翻腾。

良久,曹操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抬起头,眼中再无挣扎,只剩下一种认清现实后的平静与一丝新的、复杂的期冀。

他看向戏志才,声音低沉却清晰:

“志才兄……好一张利口!好一个光武旧事!刘复……刘青州……好大的气魄!”

他站起身,对着戏志才,也仿佛对着城外的刘复方向,郑重抱拳:

“操……愿降!愿为刘青州马前卒,西讨李、郭,廓清关中,以赎前愆,以报……知遇之恩!”

“主公!”

夏侯惇等人惊呼,但看着曹操决然的眼神,最终都默默低下了头,抱拳道:

“末将……愿追随主公与刘使君!”

许县城门再次洞开。这一次,是曹操亲自率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核心将领,身着整齐的官服,徒步出城,来到刘复中军大帐之前。

刘复早己率文武众将,在帐外等候。他一身常服,未显威仪,见曹操走来,竟主动迎上前数步。

“孟德兄!别来无恙!”

刘复声音洪亮,带着真挚的笑意,上前一把扶住欲行大礼的曹操双臂,

“得孟德兄相助,讨董大业,如拨云见日!汉室中兴,指日可待!”

曹操抬头,看着刘复热情洋溢的脸,感受着他手上传来的力量,心中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和新的开始。他沉声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