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其他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十)山西省《临汾市》

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位居全省第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位居全省第7 。2024年,临汾市地区生产总值243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6.3%,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业方面,临汾市生产条件较好,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以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为主,土地产出率较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k?a¢n?s!h.u·h?o^u-.~c`o,m′特别是中部临汾盆地,土质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素称“膏腴之地”和“棉麦之乡” 。2023年,全市小麦产量86.5万吨,占全省35.0%,玉米产量120.3万吨,占全省11.6%,油料产量1.5万吨,占全省8.5%,园林水果产量130.8万吨,占全省13.3%,是山西省小麦生产基地之一,干鲜果以红枣、核桃、苹果、山楂、柿子、花椒等为主。

工业上,临汾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45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8种、水气矿产2种,煤、铁、石膏、石灰岩、白云岩、膨润土、花岗石、大理石、油页岩、耐火粘土等在省内及全国均占重要地位。煤炭是全市第一大矿产资源,截至2022年底,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83.3亿吨,主要煤种有主焦煤、气肥煤、贫煤、无烟煤等,其中乡宁为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且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铁矿是临汾市第二大矿产资源,截至2022年底,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3亿吨。截至2022年底,石膏累计探明资源储量5.2亿吨,被誉为“有千种用途粘土”的膨润土分布在本市永和县、大宁县和吉县。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8539.4万吨,占全省6.2%;焦炭产量1332.8万吨,占全省13.9%;粗钢产量1247.7万吨,占全省19.8% 。钢铁产业是全市主导产业,全市共有9个开发区、9个产业集聚区,正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三、文化脉络

临汾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这里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州梆子,这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音调高亢激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临汾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威风锣鼓更是气势磅礴,以其粗犷豪放、刚劲激昂的表演风格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鼓”,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威风锣鼓的表演总能将气氛推向高潮,展现出临汾人民的豪迈与热情。临汾还被誉为“梅花之乡”“剪纸之乡”,剪纸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戏曲艺术人才辈出,在全国戏曲界屡获梅花奖等重要奖项。

四、旅游资源

(一)必游景点

1. 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作为国家5a级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黄河水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磅礴气势。春季,冰消雪融,瀑布水量增大,涛声震天;夏季,黄河水量充沛,瀑布更加雄浑壮阔,水雾弥漫;秋季,岸边红叶与黄色的河水相互映衬,色彩斑斓;冬季,瀑布部分结冰,形成独特的冰瀑景观,晶莹剔透,宛如玉柱。

2. 洪洞大槐树:同样是国家5a级景区,享有“天下故乡、华人老家”的美誉。这里是明朝大移民的出发地,无数移民从这里背井离乡,前往全国各地。如今,大槐树成为了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祭拜祖先,感受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景区内的古大槐树虽已不复存在,但二代、三代槐树依然枝繁叶茂,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祭祖堂内供奉着众多移民先祖的牌位,人们在这里上香祈福,缅怀先辈。

3. 乡宁云丘山:国家5a级景区,云丘山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如冰洞群、塔尔坡古村等景点。冰洞群在夏天也寒气逼人,洞内冰柱林立,五彩斑斓,宛如仙境;塔尔坡古村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古色古香,村民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云丘山还是道教圣地,山上的玉莲洞、八宝宫等道观历史悠久,香火旺盛,展示着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其他景观

1. 尧庙 - 华门:国家4a级景区,尧庙是纪念尧帝的庙宇,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庙内的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等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华门则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高50米,宽80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由基座、主门及门楼三部分构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之门。登上华门,可以俯瞰临汾市区的美景,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气息。

2. 古县牡丹文化旅游景区:国家4a级景区,这里有一株被誉为“天下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