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国引领的全球化时代,却随一战而崩溃了。二战后,在美国的领导下,这种时代再次重现。现在一些人认为全球化正在走向反面——去全球化。
繁荣并不一定带来和平。确实,新近富裕的国家常常要求获得尊重、资源,有时是领土。同时,全球化带来仇恨,尤其是穆斯林和其他有自豪感、不同文化传统的地区,它们对全球化体系中的美式资本主义文化——麦当劳世界——感到强烈不满。整个世界并不希望变成美国。
美国外交政策周期
美国的外交政策容易在干预主义和孤立主义之间摇摆。我们能找到一个稳定与温和的中间地带吗?许多学者认为不能。他们已提出理论表明,美国的外交政策就像钟摆一样,在极端的过度介入和不卷入之间摆动。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觉察到了“美国外交关系的两个节拍”——在“撤军阶段(或完全撤军不可能的话则优先考虑国内焦点)和几乎像是救世主降临世间一样的活跃阶段”间来回交替。汉斯·摩根索把美国政策看作“在不加区别的孤立主义极端和同样不加区别的国际主义或全球主义之间进退”。更具体地说,历史学家德克斯特·帕金斯将美国外交关系划分成“相对平静的感觉”、“勇敢的好战和战争”、“战后本国优越感”,随后又回到“相对平静的感觉”这样的先后循环周期。如果帕金斯是对的,那么我们如今又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