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权衡权之传 > 正文 第六十八章 名将挽歌1

策。”

山具司笑曰:“如国师所言,却在红泥腹心留一肉中之刺?”仓颉道:“秋毫之末何足虑也,聚龙大军不日将至,紧要关头怎可与尺兵寸铁纠缠。”二人争执不下,刑天道:“明日雨停起兵,且看战局定夺。”

次日清晨,大雨初停,然城中泥泞如故。山具司亲率前营兵马,全力攻城。激战半日无果,刑天责之不力,山具司辩曰:“臣等裹血力战,奈何诸营各有心思,补给策应多有懈怠,故久攻未下。”

仓颉道:“全军上下励志竭精全力向佐,此言却寒煞将士之心。”

山具司道:“言非无据,连日攻城,亟待云梯,我自出兵之时便嘱太宰催办,为何迄今无果?”

仓颉道:“内城高有二十丈,云梯难入城门,须在城中另行建造,此非寻常之物,物料往来,岂能朝夕而就?”

山具司曰:“冲车虎盾皆有迟延又为何故?”

仓颉曰:“城中道路多为敌封堵,兵马接应尚且不及,何况军械?”

山具司怒曰:“依太宰之言,此役皆我一人之过?”仓颉道:“共事主君麾下,何须彼此塞责?”

山具司语塞,仓颉道:“此役乃城中之战,艰难反复,远甚寻常。敌军高居内楼,各方动向一目了然。我军身在城中,兵马调遣皆受拘束。战备仓促,军需耗用周转不及,戒备松懈,细作斥候穿梭往来。战局如此,急求一胜,实为万难。”

静默半响,洛坤谏曰:“依某之见,当早依太宰之计,于城中开辟道路。”山具司道:“如是则弃内城于不顾?”仓颉道:“道路既通,南门即下,南北夹攻,内城则如囊中之物。”

山具司起身曰:“纵使南北夹攻,城中格局未变,敌军婴城自守,情势依旧如此,我军能奈之何?”

仓颉道:“将敌军兵微将寡,死守咽喉之地,意在阻隔南北,以求乱局。若南北畅通,咽喉无阻,敌军坐守困厄,进退无路,纵有金汤之固,难逃全军覆殁,届时军心涣散,一触即溃。此非攻城之计,乃攻心之策也。”

刑天曰:“敌军于城南定有部署,开凿道路恐非易事。”仓颉道:“老夫才薄智浅,备位将相,此事愿一肩担之,三日之内,南门必克。”

山具司笑曰:“搬石挑土之役尔,何须三日,我率前营之军,明日此时可取南门,届时只怕内城之忧终成我军大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