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高爬低的事情怎么能让朱邦这把老骨头来做。
他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手套和鞋套戴上,站上了死者的梳妆台,看了一眼桌面上被固定住的杯托,在无影灯上找到对应的区域,仰头仔细观察。
不出片刻,果然有所发现。在灯罩相应的位置上,有微不可察的透明胶状物残余。虽然这些胶状物只有一丁点儿,站在地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和顾谦非所说的一样,正对着杯托的位置。
“小林,你看到了什么?”地面上,朱邦也注意到小林的视线停留在了那个位置。
小林一边拿起执法记录仪进行拍照,一边回答,“好像是凝固的热熔胶。嗯,现在正在慢慢变软融化!”
无影灯虽然采用的是LED冷光源,但是当大量的LED灯泡被封装在一个空气流通不佳的灯罩里时,温度还是会有所升高的。这就让凝固的热熔胶随着开灯的时间延长而逐渐融化。
拍完照,小林拿笔在灯罩上画了个圈,用以标定证物所在的准确位置。然后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镊子和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将热熔胶从灯罩上取下。接着他又熟门熟路地对灯罩相关区域上残留的指纹进行取样,基本可以认定那些指纹就是凶手遗留下来的。
找到了关键的第三条线索之后,证据链总算形成了,现在应该考虑的则是如何将这条证据链描绘清晰。朱邦看着塑料袋里的热熔胶,对着手机里的顾谦非问到,“那么你的判断是凶手通过声控无影灯来投毒是吗?可是硫酸二甲酯在常温下是液态的,不可能长时间粘连在无影灯的灯罩上。”
“别忘了医用软胶囊。”顾谦非提醒了一句。
旁边的小林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医用软胶囊胶囊壳的材料是明胶,不溶于冷水,只溶于热水。而硫酸二甲酯却刚好反过来,在冷水中不会分解,在五十度的热水中会被水解为硫酸盐和甲醇,失去大部分毒性。”
“现在新型的胶囊壳是植物胶囊,可以完全溶解在冷水中。”顾谦非自然不会被他的问题所难住。
自从考虑到凶手将硫酸二甲酯封装在医用软胶囊当中的可能性之后,他就上网研究过这个问题。
“拿回去化验一下,就知道是什么种类的胶囊了。”本着严谨的态度,小林自然更加相信化验结果。
如果这些残余的热熔胶上面曾经粘着一枚胶囊,肯定能够化验出上面是否有微量的明胶或者植物纤维残余。这些成分都不是热熔胶所应该拥有的。
先不管化验的结果如何,顾谦非已经成功地把整条证据链展现出来了,完全可以作为凶手远程投毒的证据来使用。
而根据朱邦手头掌握的其他线索,更加佐证了这一点,“9月15日下午,死者曾经接到其闺蜜打来的电话,离开家中十几分钟时间,在楼下与嫌疑人进行交谈。”
顾谦非注意到朱队已经改口称死者闺蜜为嫌疑人,于是他接着分析到,“虽然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人进入过她家,但是无影灯上的热熔胶却在此刻受热软化,装有硫酸二甲酯的植物胶囊掉落杯中,慢慢溶化。”
“死者回家之后,继续录制中断的自杀视频,在杯子里投入一枚维生素C,假装自杀。却不知道在自己离家的这段时间里,凶手已经完成远程遥控投毒。事实上她喝下的是一倍超过致死剂量两倍的硫酸二甲酯水溶液。”
“我认为在9月11日前后,凶手应该来过死者家一趟。”
“是的,根据监控显示,9月11日那天,嫌疑人确实来过死者家中一回。然后两人结伴离开,去参加海城国际汽车博览会。直到案发当天,死者才独自一人返回家中,并开始录制自杀短视频。”
“没错,凶手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实施谋杀。拍摄自杀短视频肯定也是凶手给出的建议。”
师徒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凶手的作案手法描述了一遍。而这个推论将会在稍晚的时间里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递交给检察*院,以此申请搜查证和逮捕证,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羁押。
说到这个份上,就连小林这样的痕迹检验师都知道凶手的作案手法了。他不由得感慨道,“原以为这是一起完美的谋杀案,没想到还是被你们给破了啊!”
“不!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作案,凡走过必留下痕迹。”